1、明確標準品采購頻率
由于標準物質都有有效期限,一般同一標準物質的有效期限都是固定的,只要保存得當,在有效期內使用,對檢測數據沒有任何影響,而檢測工作量是可預計的,標準物質的使用量也可預測,因此標準物質的采購可使用固定頻率法。對同一標準物質根據其有效期,確定采購頻率。設某標準物質的有效期是T個月,考慮到從開始采購、談價、發(fā)貨、運輸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,為避免原有標準物質過期,而新標準物質還未購回的情況發(fā)生,必須提前采購。
情況一:供貨穩(wěn)定的標準物質。
有的標準物質生產商資質較高,且采購方便且物流時間較短(如:國家標準物質中心生產的標準物質),貨源比較穩(wěn)定。假設本次購買的標準物質定值時間為t=0,物流時間為t=Tw,標準物質有效期為T。則下次采購時間應為t=T-Tw。
情況二:供貨不穩(wěn)定的標準物質。
有的標準物質生產商狀況不穩(wěn)定,需經常更換標準物質供貨商,或者物流時間具有不確定性(如:由某私立生物制劑公司生產的標準物質、從歐洲進口的標準物質等),供貨不穩(wěn)定,應考慮提前進貨器。假設本次購買的標準物質定值時間為t=0,物流時間為t=Tw,提前進貨器為t=Tj標準物質有效期為T。則下次采購時間應為:t=T-Tw-Tj。
2、確定采購數量
大多客戶檢測需求按年度來進行編制,檢測量與上年同期具有可比性,檢測機構一般檢測工作量成穩(wěn)定增加趨勢,因此采購數量可根據上一年同期的標準物質使用量來進行預測。
情況一:一次性使用的標準物質
一次性使用的標準物質,即使用時開封后需立即使用,數小時甚至半小時后就因特性值就發(fā)生變化而作廢,該類標準物質的采購數量應等于使用該類物質進行檢測的工作量。根據該標準物質的有效證書,標準物質的有效期為T。咨詢標準物質供貨商本次購買的標準物質定值日期為t=0,估計定值日期至到貨日期間時段為Td(其中包含定值日期到詢價日期T1,物流時間Tw),則應查詢上一年度工作量統(tǒng)計表,統(tǒng)計從到貨日期到(T Td) 期間的使用該類標準物質的檢測工作量P0,根據單位年度經濟增長計劃目標y,計算出本次采購數量為P=P0×y。
情況二:能多次使用的標準物質
能多次使用的標準物質雖然也是消耗型的,但是開封后只要保存得當,還能使用多次。根據該標準物質的有效證書,標準物質的有效期為 T。咨詢標準物質供貨商本次購買的標準物質定值日期為t=0,估計定值日期至到貨日期間時段為Td (其中包含定值日期到詢價日期T1,物流時間Tw),則應查詢上一年度工作量統(tǒng)計表,統(tǒng)計從到貨日期到(T-Td)期間的使用該類標準物質的檢測工作量P0,假設單位年度經濟增長計劃目標y,統(tǒng)計以往該類標準物質一套能進行n次檢測,計算出本次采購數量為P=P0×y÷n。
3、制定特殊情況下的采購計劃預案
檢測機構一般正常運行情況下,檢測工作量較為穩(wěn)定,標準物質使用量都處于可預計范圍內。但有時會有特殊情況發(fā)生,如毒奶粉事件發(fā)生后,質監(jiān)局下屬的質量檢測機構需要立即對本區(qū)域內所有奶粉和液體奶進行全面檢測,工作量急增,相關的標準物質使用量也急劇增加。
世界貿易組織在《政府采購協(xié)議》中,將緊急采購規(guī)定為:因發(fā)生采購實體未預見的極其緊急情況下的采購,采購的貨物和服務事件要求高。此時應將社會效益放在經濟效益前面,立即實施標準物質緊急采購計劃。
緊急采購計劃中,采購供貨商選擇標準應進行調整,為保證標準物質供應的及時性,首先考慮本地的且有現貨的資質合格的供貨商,如達不到要求,再考慮物流較方便的外地的有現貨的資質合格的供貨商,都達不到要求的情況下,才考慮物流較慢或沒有現貨的供貨商。
此時應估計緊急使用的標準物質的需求量,并為了保證緊急需求,適當增大采購量。
情況一:若有本地的合格供貨商,能提供足夠數量的標準物質現貨,可采取零庫存方法,與該供貨商簽訂合同,約定需要使用時隨時要求供貨商送貨。
情況二:若本地供貨商,存貨數量不夠,可先使用其庫存余量P1,同時與其簽訂合同,預訂需要的數量,并應考慮留有余量。假設預計需求量為P2,留有余量為P3,
則應再預訂P2+P3-P1。
情況三:若本地無法采購該標準物質,必須通過物流運送或需要等待制造時間,需要啟動緊急預案??稍诒镜仄渌麢z測機構借用標準物質,到貨后再歸還。此時應估計標準物質需求量,并考慮留有余量預訂,盡快采購到位。